不做外送,你每天都在錯過的,不只是訂單

有些餐飲業者會說:「我們是內用店啦,不靠外送」、「生意還不錯,外送只是加減做」——但事實上,在2025年還抱著這種想法,等於你每天都在把顧客拱手讓給競爭對手。

外送早就不是可有可無的「通路」,而是顧客的日常。做得好,它能帶來營收;做得再更好一點,它甚至能帶來新客回流與品牌成長。

這個餐飲業常見的迷思:
「外送只是多一條收入,不做也沒差」——其實差很多。

外送不再是「可做可不做」,而是「消費習慣的一部分」

根據統計,台灣已有超過 71% 的網友有使用外送習慣,這不只是年輕人、上班族,也包含家庭主婦與年長者。
簡單來說:

  • 你不做,客人還是會叫外送——只是點別人家的。

顧客想要的是方便下單與快速送達,如果你沒提供外送選項,他們就會轉向「有提供外送服務」的店家,不管是在平台上,還是自己品牌有提供外送,都比什麼都沒做來得更有競爭力。

外送是「顧客第一接觸」的重要入口

外送的角色不再只是「方便老顧客」,也是「讓新顧客認識你」的重要門面。

許多第一次下單的消費者,其實根本沒聽過你的店,但他在平台上看到照片順眼、評價不錯,就點了。吃完好吃,甚至會親自走一趟實體門市,變成回訪客。

如果你不做外送,這一整段「認識你 → 嘗試 → 成為回流客」的旅程,完全不會發生。

不論是上架平台獲得更多曝光,或透過自己的會員、網站、Line群接單——

  • 當顧客想點你的時候,你送得出去嗎?

靠內用「撐到滿」的成長空間,其實很有限

內用再怎麼好,一天也只有三餐、一個空間、幾張桌子。但外送沒有這個限制,它是讓你營收再突破的加速器:

  • 突破座位限制與翻桌率瓶頸

  • 分散營運風險,增加非尖峰時段的進帳

  • 擴展服務範圍(即使不是黃金地段,也能觸及更遠的社區與辦公區)

你想讓營收再上升?只靠內用很難撐起曲線。

不做外送,看起來省事,其實是慢性錯失機會

很多老闆以為不做外送是「不想麻煩」、「少一事」,但沒注意到的是——

  • 這些本來會下單的顧客,正在變成你競爭對手的熟客。

你以為你守住了內用,其實是讓品牌成長的可能性每天都在蒸發。

當然,也不是每一家都適合做外送

如果你的品牌極度依賴現場用餐體驗、強調高單價的擺盤精緻度、或餐點本身就不適合長時間運送,那外送的確不一定划算,甚至可能損害品牌形象。

是否該做外送,應該根據你的營運模式、餐點性質與品牌策略綜合判斷。

👉 延伸閱讀:看看這 6 種不建議發展外送的店型,你的餐廳也在其中嗎?

在米特,我們相信外送的主動權應該掌握在你手上,而不是受限於哪一種接單方式

  • 你可以保有自己的接單方式(電話、Line、網站、自家App)

  • 不需綁死在某一個平台抽成生態

  • 只要有訂單,我們就幫你找到車、送到家

  • 外送是你服務顧客的延伸,而不是被綁在平台規則裡的副產品。

想提供外送、但不想處理車隊、派車、抽成麻煩?
米特幫你整合三大物流網絡,讓你接單自由、出車簡單。

不管你是靠平台接單,還是自己接單,我們幫你把餐點穩穩送到顧客手中。

📦【了解跨平台整合外送服務】